2017年4月30日 星期日

能飛?不能飛? 名和異跳螳(Amantis nawai)


[能飛?不能飛?]

名和異跳螳(Amantis nawai)是廣佈台灣低海拔山區的種類,其種小名nawai為日本昆蟲學家名和哲夫。名和異跳螳為臺灣已知最小型的螳螂,體型僅約兩公分,體色為褐色,身上佈滿深褐色、黑色的斑點,這個配色使牠能夠容易隱藏在森林底層的落葉堆中。雄蟲具有微翅型及長翅型,而雌蟲僅有微翅型,長翅型雄蟲能做較長距離的飛行,而微翅型的雄蟲跟雌蟲都僅能進行短距離的跳躍。

周倖瑜於2006年所發表的名和異跳螳 (Amantis nawai (Shiraki, 1908)) 翅的二型性:台灣地區名和異跳螳雄蟲具有不同翅型一文指出,台灣的名和異跳螳雄蟲具有微翅型及長翅型兩種型態,該研究解剖名和異跳螳雄蟲兩種型態個體的生殖器並比對,發現兩者並無差異,且微翅型的雄蟲及微翅型的雌蟲交配後可以產下兩種翅型的雄蟲,因此認為長翅型的雄蟲與微翅型的雄蟲是屬於同一種螳螂。

為何演化出兩種翅型的雄蟲?該研究指出,名和異跳螳的族群分佈並非平均分佈於整個森林底層,而是呈現不連續的分佈,每個一段距離才會出現較多個體,因此推測可能是因為長翅型的雄蟲具有較長距離飛行的能力,能避免同一地區的近親交配,但微翅型的雄蟲體型較長翅型的雄蟲來得小,相較於長翅型的雄蟲具有較優異的躲藏能力,可以降低被天敵捕食的機率,因此天擇較偏好具有兩種翅型,但這個假說需要更多實驗來驗證。

昨晚夜觀時,有盞燈在步道路口,我們先在燈下找找看有沒有什麼有趣的昆蟲,拍了幾隻蛾後,我便在那找到了這隻名和異跳螳,有可能是因為在那捕食趨光的小昆蟲,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名和異跳螳的成蟲,看第一眼還覺得是汙斑螳屬(Statilia)的若蟲或是大巨腿螳(Astyliasula major),但回過神來才發現原來是從沒見過的名和異跳螳。

名和異跳螳 微翅型雄蟲

參考文獻:
周倖瑜(民95)。名和異跳螳 (Amantis nawai (Shiraki, 1908)) 翅的二型性:台灣地區名和異跳螳雄蟲具有不同翅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我們該如何賞螢才不會妨礙到螢火蟲繁殖?


[我們該如何賞螢才不會妨礙到螢火蟲繁殖?]

我們該如何賞螢才不會妨礙到螢火蟲繁殖?這個問題每年一到四月就會有人開始討論,有些人賞螢完全不開燈;有些人認為手電筒包紅玻璃紙有效;有些人覺得一般手電筒開著沒關係,但這些目前這些都還沒有非常明確的科學證據證明會不會嚴重干擾到螢火蟲的求偶,我的看法是在尚未抵達賞螢大發生的地點時,就以手電筒照光,抵達地點沒有要移動時再關閉手電筒,一方面可以避免造成路殺,一方面也可以減少自己的危險,四月開始氣溫逐漸暖活,各種兩棲爬蟲動物活動較為頻繁,而夜晚又是許多蛇類活躍的時間點,螢火蟲常出現的近郊山區往往也有蛇會在林道上活動,其實包紅玻璃紙的手電筒視覺效果並不是很好,若是不甚踩到毒性較強的蛇類那後果可不是簡單包紮一下就沒事了。

今日我到冬山近郊的山區想要觀察螢火蟲,尚未到達地點我就聽到一大群小孩的喧鬧聲,還沒走到定點就有一個媽媽大聲喝止我們要把手電筒關掉,現在是螢火蟲的繁殖季,開手電筒會影響他們繁殖,我照做了,但我看著他的小孩用塑膠袋裝了一大袋的螢火蟲,請問一群年紀約幼稚園的小朋友能利用這些螢火蟲做出什麼幫助生態的事情嗎?還是說抓起來放在小空間裡能夠促進他們求偶呢?我覺得比較有可能的原因是他們拿螢火蟲當光源,所以沒有跟他們起什麼衝突。之後我和我的家人還是看到了數以千計的擬紋螢(Luciola curtithorax)等數種螢火蟲,並完成了一次愉快的賞螢經驗。

我認為賞螢跟觀察其他野生動物一樣,或多或少都會對環境造成影響,但也不是說完全不能進行這類活動,而是要尋求盡量降低對牠們影響的方法,並盡可能保持原棲地樣貌,讓環境永續,而不是在不適合的環境建立一個又一個的螢火蟲復育區,藉以打造觀光噱頭來吸引群眾。

紅胸黑翅螢(Luciola kagiana)

延伸閱讀:
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
[討論]為什麼賞螢要包紅色玻璃紙?

2017年4月11日 星期二

關於鹿野忠雄的桃色之夢 鹿野氏黑脈螢(Pristolycus kanoi)


[關於鹿野忠雄的桃色之夢]

「當牠從綠林中以『桃色之夢』的身影飛出時,那真是台灣昆蟲景觀中絕對不能錯過的一幕。」,鹿野忠雄在其著作《山、雲與蕃人》中是這樣描述曙鳳蝶(Atrophaneura horishana)的,所以多數人談到鹿野忠雄的桃色之夢時,想到的總是曙鳳蝶,但事實上還有一個關於鹿野忠雄的桃色之夢。

鹿野忠雄為日治時期的博物學家,他一生中大半時間於臺灣度過,其在一次於紅頭嶼(現稱蘭嶼)的採集中,採集到數種Pachyrhynchus屬球背象鼻蟲及蘭嶼光澤蝸牛(Helicostyla okadai),這個發現使得讓大家知道蘭嶼的物種是屬於菲律賓系的物種,是鹿野忠雄對於生物地理學的重要貢獻之一。鹿野忠雄於1944年前往婆羅洲進行調查,但開始後不久變失蹤,從此再也沒有他的消息,被後人稱為「忘記回來的博物學者」,在短短三十餘年的人生中,鹿野忠雄在地理、地質、地形、昆蟲、植物、原住民的研究都使臺灣有長足進步。

另一個關於鹿野忠雄的桃色之夢要從1928年開始說起,1928年鹿野忠雄於桃園縣檜山採集到一種桃紅色的螢火蟲,但當時鹿野忠雄並未將其發表為新種,這種螢火蟲是在鹿野忠雄於婆羅洲失蹤後20餘年,才由已故的日本昆蟲學家中根猛彥發表於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通報(Bulletin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Museum),並命名為Pristolycus kanoi,種小名kanoi即以鹿野為名,中文名為鹿野氏黑脈螢。

鹿野氏黑脈螢為臺灣唯二的保育類螢火蟲,保育等級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II)。鹿野氏黑脈螢體型約15-17mm,前胸背板、腹、足、觸角為黑色,翅鞘為桃紅色,上有數條明顯隆起細縱線,且翅鞘中間具有一明顯黑色縱線,雄蟲於腹部末端具有不明顯的發光器,且雄蟲體型略小於雌蟲。鹿野氏黑脈螢成蟲羽化於每年的3至4月,飛行能力佳,白天與晚上皆會活動,但白天較活躍,是臺灣已知56種螢火蟲中,少數會於白天活動的種類,多半棲息於北部低海拔山區,幼蟲為半水生,會於水中捕捉螺類並將其拖至岸上進食,鹿野氏黑脈螢幼蟲能利用體側版間之凹陷,貯存空氣,因此可以短暫適應水中生活(何健鎔,2002)。鹿野氏黑脈螢雖然在固定地點仍然有一定數量,但其面臨的問題在於分佈侷限,且由於生活在低海拔地區,能棲息的環境越來越少,故於2009將其移入保育類名錄中。

清明連假與蟲友相約要去北部的林道尋找鹿野氏黑脈螢,抵達目的地,雖然些許的日光穿透過林間,但氣溫仍微涼,與友人在林道來回搜尋卻始終沒有找到鹿野氏黑脈螢的蹤跡,僅有找到另外兩種同為日行性螢火蟲的奧氏弩螢(Drilaster olivieri)及紅胸窗螢(Pyrocoelia formosana),於是我們決定先到較高海拔的地方拍攝蝴蝶,稍晚等氣溫較高時再回林道尋找鹿野氏黑脈螢。順利的拍攝完蝴蝶,我們回到林道,在林道健行的人明顯較早上多了許多,但這並沒有減低我們找蟲的興致,走沒多久我們就在林道旁的低矮植株上找到鹿野氏黑脈螢,並順利完成拍攝任務。

鹿野氏黑脈螢

參考文獻:
何健鎔(民91)。台灣21種螢科幼蟲之型態及生物學(博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Takehiko Nakane (1967) On the genus Cyphonocerus Kiesenwetter in Japan and Formosa (Coleoptera: Lampyridae). Bulletin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Museum, Tokyo, 10: 7–9.

角色扮演大師 斑鳳蝶(Chilasa agestor matsumurae)


[角色扮演大師]

角色扮演(Cosplay),是時下流行的文化,自然界中也有許多生誤會玩角色扮演的遊戲,我們把這些自然界中玩角色扮演的行為稱為擬態。但自然界中的生物會為了自己的嗜好去玩角色扮演嗎?牠們演化為類似其他種生物或是生活環境的型態,不為別的,就是為了活命,有些是為了躲避天敵,而有些甚至可以擬態為食物的樣子,潛入那些被模擬的對象中偷偷摸摸的吃掉牠。擬態又分為好幾種,較常見的擬態為貝氏擬態(Batesian mimicry)、穆氏擬態(Mullerian mimicry)、攻擊性擬態(aggressive mimicry)等,今天要介紹的是貝氏擬態。

貝氏擬態是貝茲(Henry Walter Bates)在1862年發表在"THE THANSACTIONS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UODON"中的的文章 "Contributions to an Insect Fauna of the Amazon Valley."提出的假說,這是第一次有學者提出擬態的概念。貝氏擬態簡單來說就是好吃的東西,模仿的像不好吃的東西,讓吃過不好吃東西的掠食者不會想來吃自己,這是為了讓自己不被吃掉而演化出來的策略,但貝氏擬態的發生有幾項必須存在的條件。


  • 擬態的生物及被擬態的對象必須有相同的掠食者,且牠們棲息的地區不能相差太遠,需要是掠食者可以移動的範圍。若是牠們不存在掠食者可以遷徙範圍內,那掠食者怎麼會被騙呢?
  • 被擬態的對象數量必須遠高於擬態的生物。若是被擬態的對象太少,擬態的生物數量太多,那就會演變為好吃的擬態的生物過多,導致掠食者有較高可能認為長那樣的東西是好吃的,徒增擬態的生物被吃掉的風險。

斑鳳蝶(Chilasa agestor matsumurae),生物學家認為牠是貝氏擬態的一個物種,擬態的對象為大絹斑蝶(Parantica sita)。斑鳳蝶是一種無毒的蝴蝶,而大絹斑蝶則是有毒的蝴蝶,牠們身上的斑紋非常類似,但兩者卻是不同科的物種。

吸水中的斑鳳蝶
吸食花蜜的大絹斑蝶

斑鳳蝶是一種在春天羽化的蝴蝶,一年僅一世代,在臺灣,斑鳳蝶屬(Chilasa)有三個物種,分別為斑鳳蝶、黃星斑鳳蝶(Chilasa epycides melanoleucus),以及分布在金門地區的黃邊鳳蝶(Chilasa clytia)。斑鳳蝶在台灣的鳳蝶科(Papilionidae)中並無近似種,與擬態對象大絹斑蝶的簡易分辨特徵為斑鳳蝶的翅膀具有白色色塊,大絹斑蝶則為淡青色色塊。

同屬的黃星斑鳳蝶

這幾天與幾名朋友相約到烏來山區想要拍攝早春的蝴蝶,一大早就從宜蘭家中出發到台北與朋友會合,抵達目的地後,已經有幾組人馬已經在溪谷底下蓄勢待發,我們見狀也趕緊下切溪谷,一到溪谷,最賞臉的就是這隻斑鳳蝶了,牠是我們那天在溪谷所遇見的第一隻蝴蝶,瞧牠靜靜吸水的模樣,渾圓的大眼睛、黑底白點的身體,散發出一種特別的氣質,讓人不想離開視線,就像看到一見鍾情的人似的,我喜歡牠,盡管牠那天在溪谷中數量很多。

攤開翅膀的斑鳳蝶

參考文獻:
Bates, Henry Walter (1861) "Contributions to an insect fauna of the Amazon valley. Lepidoptera: Heliconidae". Transactions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3(3): 495–566.

驀然回首,那鳥就在我家門前 黑冠麻鷺(Gorsachius melanolophus)


[驀然回首,那鳥就在我家門前]

「霧─霧─霧」,夜幕低垂,遠方傳來陣陣低沉的叫聲。

幾天前的夜晚,剛回到家,打開車門時,突然聽到「霧─霧─霧」的聲音,我當時不知道那是什麼的叫聲,只覺得有些新奇,於是將聲音錄下來問了問朋友,才知道那原來就是黑冠麻鷺(Gorsachius melanolophus)的叫聲。

黑冠麻鷺分布於東南亞、南亞、以及南亞群島,臺灣是黑冠麻鷺分布的北限,牠們在其他國家並不那麼常見,生性也較為隱密,但在臺灣卻是相當常見的留鳥,從近郊山區到都市的公園、學校的草地、小樹林都時常發現牠的蹤跡,也有許多國外的賞鳥者就是特地來臺灣尋找黑冠麻鷺的身影。黑冠麻鷺的主要食物為蚯蚓,但偶爾也會食用一些包括青蛙、昆蟲、石龍子等,前陣子甚至有人拍攝到黑冠麻鷺捕食麻雀(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的照片。

為什麼有些賞鳥圖鑑說黑冠麻鷺是稀有留鳥呢?黑冠麻鷺在幾十年前還不是那麼常見,但不知道為何最近幾年慢慢的變得非常容易見到,各地也紛紛傳出繁殖紀錄。目前對於為何數量突然變多的說法是眾說紛紜,有一部份的人認為是氣候變遷帶來的結果,而有另外一部份的人認為是近年來國人的保育觀念興起,才得以讓其族群擴張。

在聽到叫聲的幾天後,趁著宜蘭難得的太陽,我在住家前面的小公園找尋黑冠麻鷺的蹤影,過沒多久果然就找到了一對黑冠麻鷺。我像準備伏擊的貓一樣慢慢的往前靠近,在接近目標時躲在低海的灌木叢中,以免被牠發現,那隻雄鳥不斷的扭動脖子,看似十分滑稽。在拍攝完雄鳥後,我轉而注意雌鳥的行蹤,看著雌鳥在草地上低著頭,鬼鬼祟祟的奔跑,就像是小時候卡通中的小偷總是低頭墊腳跑的模樣。看著牠們,我才覺得我太少觀察身邊的生物了,總是跑到山林裡去追尋那些鮮少有人看過的物種,但卻不知道原來牠們也是那麼的特別。

我家門前的黑冠麻鷺

樹皮底下的奇特生物 嘉氏澳漢菱蝗(Austrohancockia gressitti)


[樹皮底下的奇特生物]

昨天下午到宜蘭近郊的山上進行採集,主要目標是想找一些早春訪花的天牛、菊虎,採集工作進行了一陣子,也採集到了一些想要採集的種類,於是我就放下竿子開始在林道上來回走動,想找一些在視線範圍所及的物種,走沒多久,我就發現一根巨大的倒木,上前觀察後發現樹皮底下好像住著一些生物,於是我將樹皮剝開,除了一些蜚蠊、蠼螋、隱翅蟲外,其中最特別的莫過於這隻嘉氏澳漢菱蝗(Austrohancockia gressitti)了,我起初對於這是什麼物種完全沒有頭緒,只知道牠應該是直翅目(Orthoptera)的昆蟲,直到將照片給朋友看過才知道牠的真實身分。

嘉氏澳漢菱蝗為臺灣特有種,此屬全世界共17種(郑哲民,2008),多分布於中國,臺灣分佈兩種,另一種為平澳漢菱蝗(Austrohancockia platynota)。嘉氏澳漢菱蝗有著非常奇特的外表,牠的全身佈滿瘤狀凸起,就連牠的後足也不例外,而此屬的昆蟲前後翅都已經退化,無法飛行,多生活於樹皮底下,要看到牠並不那麼容易。

嘉氏澳漢菱蝗

參考文獻:
郑哲民(2008)。澳汉蚱属的分类研究及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蚱总科:枝背蚱科)。昆 虫 学 报 ,51(4),424—429。

Zha Lingsheng,Deng Weian, Zheng Zhemin, Li Xiaoming (2014) A new species in the genus Austrohancockia Günther(Orthoptera:Tetrigoidea: Cladonotidae) from Anhui,China. Entomotaxonomia, 36(2): 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