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臺灣的球背象鼻蟲家族

[臺灣的球背象鼻蟲家族]

象鼻蟲是多樣性很高的一個類群,而球背象鼻蟲類,是其中相當特別的一個類群,牠們主要分布於菲律賓群島,也有些種類分佈在臺灣的綠島及蘭嶼,而日本較南方的小島也分佈著這類象鼻蟲。球背象鼻蟲都有著非常堅硬的翅鞘,牠們的後翅已經退化,不具有飛行能力。

臺灣共有七種球背象鼻蟲,分別為:


  • Eupyrgops waltonianus (Adams, 1848) 碎斑硬象鼻蟲
  • Metapocyrtus immeritus (Boheman, 1845) 紅足銹象鼻蟲
  • Pachyrhynchus insularis Kano, 1929 白點球背象鼻蟲
  • Pachyrhynchus jitanasaius Chen & Lin, 2017 綠島條紋球背象鼻蟲
  • Pachyrhynchus sarcitis Behrens, W., 1887 大圓斑球背象鼻蟲
  • Pachyrhynchus sonani Kôno, 1930 條紋球背象鼻蟲
  • Pachyrhynchus tobafolius Kano, 1929 小圓斑球背象鼻蟲
  • Pachyrhynchus yamianus Kano, 1929 斷紋球背象鼻蟲

牠們只分佈在蘭嶼及綠島地區,而在2009年修訂的台灣地區保育類昆蟲的名錄中,也將五種Pachyrhynchus屬的象鼻蟲以及碎斑硬象鼻蟲增列為珍貴稀有的保育類昆蟲。(綠島條紋球背象鼻蟲為2017年的新種,尚未列入保育類昆蟲的名錄中)

關於球背象鼻蟲的傳說,相傳達悟族的男人會將球背象鼻蟲捏碎,若能捏碎就能得到幸福,所以球背象鼻蟲又有了另外一個稱號「幸福蟲」,傳說終究只是傳說,以前的達悟族人是否會以這點來評斷是否能得到幸福這早已不可考,但可以確定的是,現行法律是不允許捏碎牠們的。

球背象鼻蟲牠們的幼蟲以寄主植物的根部為食,待取得足夠的能量後便會在土裡化蛹、羽化,而牠們的成蟲又以相同的寄主植物的葉子為食,又因為牠們不具有長距離移動的能力,所以球背象鼻蟲終其一生離不開牠們的寄主植物。

不同種類的球背象鼻蟲對寄主植物的愛好各有不同,在上次到蘭嶼的觀察之旅中,我只找到了三種球背象鼻蟲,分別是小圓斑球背象鼻蟲、大圓斑球背象鼻蟲以及條紋球背象鼻蟲,其中以小圓斑球背象鼻蟲的數量最多,且發現兩種寄主植物,分別為血桐(Macaranga tanarius)以及蘭嶼水絲麻(Maoutia setosa),而大圓斑球背象鼻蟲是在菲律賓火筒樹(Leea guineensis)上發現,條紋球背象鼻蟲則是在茄苳(Bisxhofia javanica)上發現,牠們喜好躲藏於葉背處,找到寄主植物後,低下頭來不難發現牠們的蹤跡。

條紋球背象鼻蟲

大圓斑球背象鼻蟲

小圓斑球背象鼻蟲

蘭嶼的球背象鼻蟲身上的花紋的功能是什麼?但在2014年有研究團隊以小圓斑球背象鼻蟲、碎斑硬象鼻蟲以及共域及不共域的斯文豪氏攀蜥(Japalura swinhonis)作為實驗材料,將球背象鼻蟲身上的花紋塗黑,並比對經過塗色處理以及未塗色處理的球背象鼻蟲受到攻擊的狀況,結果發現,共域的斯文豪氏攀蜥去攻擊經過塗色處理的個體的機率高於未經塗色處理的個體,而不共域的斯文豪氏攀蜥攻擊未經塗色處理的個體的比例則較共域的斯文豪氏攀蜥高,此實驗說明了球背象鼻蟲身上的花紋具一定程度影響掠食者的行為。(Tseng et al, 2014)


蘭嶼的斯文豪氏攀蜥

Doliops這屬的天牛與球背象鼻蟲間有擬態的情形出現,牠們的身上有著與特定種類球背象鼻蟲非常相近的花紋,讓掠食者誤以為牠們也跟球背象鼻蟲一樣不好吃,近而躲避天敵。而臺灣僅有一種Doliops屬的天牛,為偽硬象天牛(Doliops similis),擬態的對象為斷紋球背象鼻蟲。但偽硬象天牛雖然外型擬態為斷紋球背象鼻蟲,但行為上卻完全不同,偽硬象天牛具有非常良好的飛行能力,不像球背象鼻蟲只能以步行移動。

參考文獻:
Hui-Yun Tseng, Chung-Ping Lin, Jung-Ya Hsu, David A. Pike, Wen-San Huang (2014) The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Aposematic Signals: Geographic Variation in the Responses of Widespread Lizard Predators to Colourful Invertebrate Prey. PLoS One, 9(3): e91777.

Yen-Ting Chen, Hui-Yun Tseng, Ming-Luen Jeng, Yong-Chao Su, Wen-San Huang, Chung-Ping Lin (2017) Integrated species delimitation and conservation implications of an endangered weevil Pachyrhynchus sonani (Coleoptera: Curculionidae) in Green and Orchid Islands of Taiwan. Systematic Entomology, 42(4): 796-813.

2016年12月2日 星期五

模式標本是什麼?(動物)

[模式標本是什麼?(動物)]

在模式標本的定義上,在各個領域間皆略有不同,今天將介紹關於動物的模式標本。

我們常聽到「模式標本」這個名詞,那模式標本到底是什麼?動物分類學家會依據國際動物命名規約(International Code for Zoological Nomenclature)來進行動物命名的相關工作,而ICZN中規定在發表一個新的分類群時,要指定一件或一群標本,用來當作日後相關學者比對時的參考依據。這些標本就稱為模式標本,而動物的模式標本又細分成好幾種不同的模式標本。

  • 正模標本(Holotype):

當發表一個新分類群時,一般來說會指定一隻最具該分類群辨識特徵、完整的個體作為正模標本,當動物學名有問題需要變動或是分類學家要進行標本比對時,正模標本將會是主要依據,而正模標本通常為雄性個體。

  • 副模標本(Paratype):

副模標本為當初描述一個新分類群時,與正模標本一同出現在文獻中的個體,但因為正模標本只會有一隻,而其他模式標本將會成為副模標本,萬一正模標本遺失或損壞時,副模標本將成為另一參考依據。

  • 配模標本(Allotype):

配模標本為個體性別不同於正模標本的副膜標本,由於正模標本一般來說是雄性個體,所以配模標本通常是雌性個體。而配模標本在最近幾年以較少使用。

  • 綜模標本(Syntype):

綜模標本為當初在描述一個新的分類群時,並沒有特別指定哪一件標本要當作正模標本,而是以一群標本發表,而這群標本就叫做綜模標本。

  • 選模標本(Lectotype):

選模標本為在一個新的分類群發表後,才從綜模標本中指定單一具名的模式標本,這件標本就稱為選模標本。選模標本的功能就像是從綜模標本裡挑出一件個體來當正模標本,只是這件標本不稱為正模標本,而稱為選模標本。

  • 副選模標本(Paralectotype):

當從綜模標本中挑選完選模標本後,其餘剩下的綜模標本,就稱為副選模標本。副選模標本的功能就類似於副膜標本。

  • 新模標本(Neotype):

當上述這些標本都遺失時,分類學家就會指定一件標本來當作模式標本,而新模標本通常會選取當初正模標本的產地出產的標本,來作為新模標本。

泥圓翅鍬形蟲(洞口亞種) Neolucanus doro horaguchii Mizunuma, 1994 的副模標本

漏斗陷阱高手 蟻蛉(Myrmeleontidae)


[漏斗陷阱高手]

蟻蛉(Myrmeleontidae)是屬於脈翅目(Neuroptera)的成員,從海邊的沙灘到山中的森林步道旁都能發現牠們的蹤跡。我第一次見到野生的蟻蛉是在山裡一間廢棄的小屋子內,有塊木板翻開來,下面全都是蟻蛉的幼蟲所做成的陷阱。

蟻蛉的幼蟲「蟻螄」偏好在沙質環境製作陷阱,牠的陷阱呈漏斗狀,而牠會躲藏在漏斗狀陷阱的底部,當有小型昆蟲掉落到漏斗狀陷阱時,便從底部往上噴沙,而牠的獵物將無法逃脫,當獵物到達牠的攻擊範圍內,牠便用牠刺吸式的口器刺入獵物體內,吸食牠的體液,吸食完畢後再將剩下的部份拋出陷阱外。經過一段時間,蟻螄便會在沙中做一個沙繭,將自己包在裡面,接著化蛹,再經過一段時間後便會爬出羽化為成蟲。

但並不是每種蟻螄都會製作陷阱,也有像巨彎爪蟻蛉(Paraglenurus riparius),這種埋伏型的種類,牠會躲在沙質或是佈滿碎石的環境等待獵物經過,再伺機出擊。

白斑蟻蛉(Baliga sp.)雌蟲

參考文獻:
曹又仁 (2013) 不做陷阱的蟻獅--巨彎爪蟻蛉的形態及行為初探。自然保育季刊,83,19-25。

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從赤背松柏根(Oligodon formosanus)到放養問題


[從赤背松柏根(Oligodon formosanus)到放養問題]

赤背松柏根(Oligodon formosanus),無毒,分布在台灣本島及蘭嶼的平地及低海拔地區。體色紅棕到深咖啡色,圖中為顏色較深的個體,頭部後方有一個V字型的花紋,背部有條縱帶。主食為爬蟲類的卵,常有取食綠蠵龜(Chelonia mydas)卵的紀錄(Huang et al, 2011) 。這種蛇取食卵的方式很特別,會用牠的上頜齒將卵殼劃開,且只吸取其中的蛋黃部份。

這個故事發生在我利用暑假期間到蘭嶼進行生態觀察的時候,當時我在漁人部落正準備去吃早餐,突然發現路邊有隻黑貓正在逗弄一條蛇,蛇也不斷的攻擊那隻貓,而我走近一看發現是條赤背松柏根,當下便立即將貓驅離,將貓驅離後,蛇並沒有馬上溜走,我上前拍照時發現蛇的尾巴有傷口,但我無法確定這個傷口是否為貓造成的,因為也曾有公的赤背松柏根進到母的赤背松柏根的巢穴而遭斷尾的紀錄。但可以確定的是,貓已經對那隻赤背松柏根造成相當程度的干擾。

我認為「寵物」就應該好好的被管理,放養並不是給牠自由,而是增添了許多不確定性及危險,如果今天寵物跑到馬路上被路殺了,又或是發生交通事故,飼主都應該負起全部的責任,因為寵物本來就不應該在沒有控制的情況下出現在馬路上。假設我遇到的那隻貓遇到的是具有強烈毒性的蛇類,而貓又遭到蛇類咬傷,貓因而死亡,這也是飼主的責任,因為寵物貓本來就不該出現在野外環境。最重要的是,這些放養的寵物會對該地區的生物造成嚴重的影響,我們應該在造成更嚴重的問題之前,就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何必要為了假的自由,承擔造成自己的寵物及野外生物的責任呢?

蘭嶼的赤背松柏根

參考文獻:
Wen-Sang Huang, Harry W. Greene, Tien-Jye Chang, Richard Shine (2011) Territorial behavior in Taiwanese kukrisnakes (Oligodon formosanu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 7455–7459.

我有大屁屁 擬瓦腹華竹節蟲(Sinophasma hoenei formosanum)


[我有大屁屁]

尾部特化的雄蟲,是華竹節蟲屬(Sinophasma)的重要鑑定特徵,雄成蟲的腹部末三節會特化膨大,和其他的竹節蟲有很大的差別。

台灣產擬瓦腹華竹節蟲(Sinophasma hoenei formosanum),在2013年才由黃世富先生發表命名,是中國浙江產的瓦腹華竹節蟲(Sinophasma hoenei hoenei)的亞種。雄蟲與雌蟲有明顯的差異,雄蟲幾乎全身呈翠綠色,而雌蟲則為暗灰色,且雄蟲腹部末端三節會特化膨大,可由此來分辨雌雄個體。

擬瓦腹華竹節蟲在野外以青剛櫟(Cyclobalanopsis glauca)為主要食草,夜晚據趨光性,受到驚嚇時會分泌出帶有檸檬香味的液體,其實有好幾種竹節蟲都有其特殊的香氣,比如說棉桿竹節蟲(Sipyloidea sipylus)也有類似人參的味道。

擬瓦腹華竹節蟲的採集記錄似乎並不多見,且集中在台灣北部,但就個人觀察,局部地區還算常見,從六月底到九月上旬都還有成蟲的發現紀錄,而與楚南氏小異竹節蟲(Micadina sonani)也有明顯混棲的情形。




擬瓦腹華竹節蟲雄蟲
擬瓦腹華竹節蟲雌蟲

參考文獻:
Yamai Shi Fu Huang (2013) Sinophasma hoenei formosanum Y.S. Huang, subsp. n., a new subspecies of stick insect from Taiwan (Phasmida: Diapheromeridae: Necrosciinae). Phasmid Studies, 18: 39–51.

我不是螳螂 螳蛉(Mantispidae)


[我不是螳螂]

特化的捕捉足、三角形的頭部、圓圓大大的複眼,和螳螂具有相同的特徵,但若仔細來看,就可以發現兩者其實有相當多不同的地方。


  • 螳螂腹部有明顯尾毛,螳蛉則不明顯
  • 螳螂若腹部凸起,會是往下突起,而螳蛉則是往上
  • 捕捉足收起的方式不同
  • 翅收起的方式不同,螳螂的翅收起時上下重疊,螳蛉則分開,小型種類略呈屋脊狀

螳蛉是屬於脈翅目(Neuroptera)的昆蟲,而螳螂則屬於螳螂目(Mantodea)的昆蟲,這兩個目的血緣關係相差甚遠,螳螂目是直翅類的,而脈翅目是屬於內生翅類的。

生態行為方面,螳蛉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幼生期會經過蛹的階段,而螳螂則是不完全變態的昆蟲,螳螂的若蟲經過多次蛻皮後就會羽化為成蟲,並不會經過蛹的階段。

螳蛉是相當有趣的昆蟲,牠們的幼蟲期會食用蜘蛛的卵囊,而不同種類的螳蛉會有不同的寄生方式,對於挑選寄主也各有偏好。幼蟲進入蜘蛛卵囊後,取食裡面的卵,當長到一定大小後便會在卵囊內化蛹,最後鑽出羽化。羽化後的成蟲會在花間捕食其他小型昆蟲,也有一些種類具有趨光性,會在燈下捕食同樣被燈光吸引而來的昆蟲。

Necyla formosana (Okamoto,1910) 雌蟲

Necyla formosana (Okamoto,1910) 雄蟲

參考文獻:
Kurt E. Redborg (1998) Biology of the Mantispidae.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43: 175-194.

甲蟲王者 獨角仙(Allomyrina dichotoma tunobosonis)


[甲蟲王者]

近十年前,紅極一時的日本遊戲「甲蟲王者」,帶動了一波養蟲風潮,又過陣子還推出了甲蟲王者的動畫,台灣當時也搭上了流行,甲蟲店一家接著一家的開,但隔沒多久,卻又隨著甲蟲王者卡通退流行而一家接著一家的關。我認為台灣人的通病,就是跟著流行走,可能看一些動物很帥又或是很可愛,就買了下去,而過陣子退流行了,又衍生出了棄養的問題,這不是作為一個寵物主人應該出現的行為。

有些人可能覺得寵物昆蟲的買賣應該全面禁止,我認為倒不一定,不過店家應該做到自己該負的責任,清楚說明正確的生態觀念,甚至能讓買家知道該如何觀察、如何紀錄,也同時能做到不過量的商業採集,能夠盡量以繁殖出來的後代來進行買賣行為,我想這樣能讓許多本來完全不想接觸昆蟲的人,能夠更有機會認識昆蟲的世界,也不至於造成野外族群過度的損害。

小學四年級的自然課,內容中上到有關昆蟲的部份,許多老師就會要求同學要飼養昆蟲,而養的昆蟲不外乎是蠶寶寶、獨角仙、鍬形蟲,我認為這段時間內家長應該陪同一起觀察、並紀錄昆蟲生長的點點滴滴,而不是丟了錢就好像沒事一樣,因為小孩子才小學四年級,能夠完善的照顧昆蟲的人真的不多,有家長在一旁指引,除了能增進親子情誼,也不至於讓昆蟲就真的只為了學校作業交差了事。

獨角仙(Allomyrina dichotoma tunobosonis),廣泛分布於台灣本島平地至中低海拔山區,幼蟲為螬蠐狀,生活於腐植層中並以腐植土為食,人工飼養環境下約10個月能從卵變為成蟲。成蟲每年5至7月數量較多,具趨光性,喜愛棲息於光臘樹(Fraxinus griffithii)上吸食樹液。雄性成蟲具有犄角,雌性則無。

交配中的獨角仙

不吸血的蚊子 金腹巨蚊(Toxorhynchites aurifluus)


[不吸血的蚊子]

巨蚊屬(Toxorhynchites),是蚊科(Culicidae)中體型最大的一個屬,牠們主要分布在熱帶國家,成蟲不吸血,以花蜜為食,而幼蟲則以其他的蚊子幼蟲為食,如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的幼蟲都是牠們的食物之一。

我第一次看到這種蚊子是在某大學宿舍的窗溝,發現時牠已經死亡多時,僅剩下一支腳還和身體連著,其他都已經散落在一旁。我當時非常訝異,竟然有這麼大的蚊子,而且還有著如此鮮豔的顏色,身上的絨毛時不時閃著藍帶紫光澤。這種巨蚊名為金腹巨蚊(Toxorhynchites aurifluus),分布在低海拔山區,並不是太常見的物種,而上一段也提到,牠們的幼蟲以其他斑蚊的幼蟲為食,所以某種程度上,對人類來說算是一種益蟲,下次若在野外看到牠時,可別一巴掌就打下去啊!

金腹巨蚊

參考文獻:
Chia-Hsien Lin, Flemming Konradsen, Karin L. Schiøler (2016) Updated Bionomics of Toxorhynchites aurifluus and Toxorhynchites manicatus in Taiwa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osquito Control Association, 32(2): 152-155.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飄過一道金色 珠光裳鳳蝶(Troides magellanus)


[飄過一道金色]

一踏入蘭嶼漁人部落時,抬頭仰望淡藍色的天空,忽然一道金色飄過,蘭嶼行也就這麼揭開序幕,我趕緊放下行李,提著相機追了上去,不過才剛把鏡頭拉近,牠又消失在林子裡,又在那等上了幾分鐘,牠又再度出現,但我卻又像是被牠戲弄了一般,這次牠甚至從我的面前飛過,但卻一樣拍不到牠,或許,是被那耀眼的珠光迷住了吧?

珠光裳鳳蝶(Troides magellanus),種小名是以死於菲律賓的探險家麥哲倫(Fernão de Magalhães)來命名,展翅可達200mm,雌蝶略大於雄蝶,為台灣產最大型的蝴蝶。在臺灣僅分布於蘭嶼,蘭嶼全島可見,但本次以東清部落到野銀部落中間發現次數較頻繁,墾丁偶有發現紀錄,也產於菲律賓巴丹半島、八布煙群島、呂宋島,以及民答那峨島。幼蟲食草以港口馬兜鈴(Aristolochia zollingeriana)為主,。成蟲的蜜源植物則以海檬果的花(Cerbera manghas)為主,本次亦有紀錄到吸食菲律賓火筒樹(Leea philippinensis)的雌蝶,成蟲全年可見。

珠光裳鳳蝶目前為臺灣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也屬於華盛頓公約(CITES)中,附錄二中的物種,是非常需要被保護的一種蝴蝶,目前在蘭嶼有一個復育園區,但聽當地人的意思似乎礙於經費有限,所以當地居民進行珠光裳鳳蝶復育的意願不高。珠光裳鳳蝶在台灣的近似種僅黃裳鳳蝶(Troides aeacus kaguya),兩者主要區分方法為:


  • 黃裳鳳蝶後翅外緣的黑斑較珠光裳鳳蝶發達。
  • 珠光裳鳳蝶雌蟲的後翅黑斑有明顯的帶狀,黃裳鳳蝶則為斑狀。
  • 珠光裳鳳蝶的後翅在不同的角度下,會呈現類似於珠寶的光澤,這也正是他中文俗名的由來。

珠光裳鳳蝶曾經是採集壓力非常大的種類,於吳明益的「十塊鳳蝶」中一文也曾提到,在日治時期曾以一隻十塊的價格賣給臺灣的標本商人,直到在民國七十年代這項「外快」,才逐漸走入歷史。

由於珠光裳鳳蝶經常飛行在蘭嶼的海岸林間,而蘭嶼的海岸林又有許多的棋盤腳樹(Barringtonia asiatica),在蘭嶼有許多有關於棋盤腳樹的傳說,而不外乎與惡靈脫離不了關係,珠光裳鳳蝶也與棋盤腳樹沾上了邊,傳說棋盤腳樹是達悟族人的魔鬼樹,而珠光裳鳳蝶常在上空飛行,因此被認為是惡靈的化身。

這趟蘭嶼行幾度看到珠光裳鳳蝶從天空飄過,如果不仔細看真的很像鳥在空中滑行,我總坐在機車後座,抬頭仰望,仔細尋找珠光鳳蝶飛行的影子,幾次看到牠從海岸林飛到樹林間,那短短的幾秒鐘實在令人難忘,雖然牠們飛行的速度不快,但相機實在不容易跟到牠們。直到最後一天,機車騎到一半沒油了,我只好下來用走的,走著走著,突然間一隻雌蝶從海岸林飛上來,我穿著拖鞋在環島公路上狂奔,來回大概五十公尺的距離,大概跑了數十回,好不容易才拍了幾張不大清楚的照片,但也心滿意足了,因為雌蝶的數量遠比雄蝶來得少,這趟蘭嶼看了不下十隻雄蝶,卻只見到了兩隻雌蝶,兩者比例相差懸殊,也因此看到雌蝶時才會那麼的興奮。

珠光裳鳳蝶雄蝶

剛吸食完海檬果的花,飛起的珠光裳鳳蝶雄蝶

珠光裳鳳蝶在空中飛的樣子,真的很像鳥

珠光裳鳳蝶雌蝶

參考文獻:
Hsiu-Hui Huang, Chiou-Ling Cheng (2011) Immature Stages of Troidini (Lepidoptera: Papilionidae: Papilioninae) in Taiwan. Formosan Entomologist, 31: 179-238.

咦?那條藤蔓怪怪的 赤尾青竹絲(Trimeresurus stejnegeri)


[咦?那條藤蔓怪怪的]

赤尾青竹絲(Trimeresurus stejnegeri),在蘭嶼或是臺灣都是相當常見的毒蛇,廣泛分布在全島低海拔山區,不論晝夜均可發現牠的蹤影, 是屬於樹棲性的蛇類。

上回到蘭嶼在山裡迷了路,也迷了方向,只好沿著溪谷往海的地方走,沿途的高度有些落差,常需要用周邊的藤蔓作為輔助才能慢慢的往下走,就在往下的過程中,看似最難爬的地方,我一樣抓著藤蔓,腳踩著岩壁慢慢往下,突然之間一條赤尾青竹絲從旁邊鑽出來,我心裡想著的是,還好我剛剛抓的藤蔓不是牠,否則不但會摔個鼻青臉腫,摔完後可能還會有被咬的風險,雖然有些被嚇到,不過我還是靜靜的看著牠爬完,翠綠色的鱗片實在很吸引人,緩緩爬行的姿勢也頗為優雅。

臺灣有三種綠色的蛇,分別是赤尾青竹絲、青蛇(Cyclophiops major)、灰腹綠錦蛇(Gonyosoma frenatus),其中只有赤尾青竹絲有著出血性毒素,其他兩種並無毒性,由於灰腹綠錦蛇數量非常稀少,碰到的機會相當低,在這裡就不贅述,而赤尾青竹絲與青蛇的主要分辨方式為:

  • 赤尾青竹絲的頭呈三角形,青蛇則呈橢圓。
  • 赤尾青竹絲的身上有條明顯的白線,青蛇則無。
  • 赤尾青竹絲的尾部呈紅色,青蛇則是綠色。

當被蛇咬到時,若能清楚描述蛇的外觀特徵,甚至能辯種的話,這樣可以正確的使用蛇毒血清,比較不會延誤到治療的時間,所造成的傷害自然也就會降低。

赤尾青竹絲

綠色坦克 蓬萊棘螽(Trachyzulpha formosana)


[綠色坦克]

迷彩的底色,六肢佈滿棘狀突起,前胸背版像是盾牌一般,看到牠就讓我想起了牠的遠房親戚,同屬直翅類群的角胸奇葉螳螂(Phyllothelys cornutus),牠是我認為,全台灣最酷的螽蟴。

蓬萊棘螽(Trachyzulpha formosana),主要分佈在北部中低海拔山區,但其選模標本(Lectotype)產地為南投埔里,雌蟲的發現數量較少於雄蟲,而牠的生活史到現在也是不明瞭,少有若蟲的發現紀錄。雄蟲具趨光性,於產地的燈源處不難發現雄蟲,但雌蟲多於白天發現在苔蘚上,只在每年的夏末秋初時出現,有兩種色型,一種為地衣型,另一種為苔蘚型。

蓬萊棘螽雄成蟲
蓬萊棘螽雌成蟲

參考文獻:
Shiraki (1930) Some new species of Orthoptera. Transactions of the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of Formosa, 20(111): 327-355.

我們期待怎樣的生態旅遊?


[我們期待怎麼樣的生態旅遊?]

近年來生態旅遊盛行,而時常一窩瘋的台灣也不例外,同樣搭上了這股熱潮,無論是旅行團套裝行程不斷推陳出新,又或是開在動植物資源豐富地區的民宿,如雨後春筍般一間一間地開,但是我們真的在生態旅遊嗎?還是只是業者們賺錢的新方法?

我認為到一個地方進行生態旅遊,如果不是本身就具備一定動植物常識的人,就該找個懂得當地自然生態的人隨行,適當的解說該地區的自然環境、動植物的習性等。那何謂適當的解說?在這裡特別提出來是因為,我認為這世界上很多東西是無法待價而沽的,尤其是生物,每種生物都有其獨特性以及它們存在的意義,如果一個解說員,解說的東西只有這個好吃、那個不好吃,或是那個在菜市場能賣上多少銀兩,那去菜市場逛就可以了,不需要特地跑到另一個地方去聽人家說這些事情。適當的解說應該以該生物的特色、習性為主要的解說內容,如果能有與當地文化相連接的故事或傳說那更為適宜。

當聽到這些解說,我們真的有記到腦子嗎?又或是左耳進右耳出?我們通常只記得,哪裡有什麼樣的生物,又或是它叫什麼名字,這樣而已,知道這些能對自然環境有多少幫助?我想這樣幫助是不大的,比較合適的方式是當下次再看到這些生物時,能夠跟身旁的人介紹這些生物,讓更多人了解它們,當越來越多人能夠知道這些生物的基礎知識,能夠保護它們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多。

還有一件事很重要,我認為做生態旅遊的,應該要有個覺悟,以推廣生態為重,並不是以錢為重,我知道有錢能過活,但有些場合能有些取捨會比較得宜。舉例來說,這幾天我到了蘭嶼,在晚上時與友人騎著機車到中橫公路夜觀,我們先是看到一群人拿著手電筒在公路旁的樹叢介紹(我眼角喵到手電筒照著一隻大葉螽蟴),我們湊上前問:「請問是在觀察什麼呢?」,導遊馬上回說:「你們是哪間民宿的?這要收錢。」,我們二話不說馬上往反方向離開,我們沒有請他解說,也沒有聽到什麼,就只是請教是在觀察什麼生物而已,他當然沒有義務要告訴我們他在做什麼,但這樣的回答只讓我們看到他的眼裡除了錢,好像什麼都沒了?

就在我們二話不說往反方向離開後,大約經過了不到2分鐘,我們馬上發現另一隻蘭嶼大葉螽蟴(Phyllophorina kotoshoensis),這種特別的螽蟴主要分布在蘭嶼島上,而綠島也有少量族群,體型約五到六公分,最大的特色為前胸背板呈箏形,由於蘭嶼及綠島的開發日益劇烈,牠們的棲息地受到破壞,且分布侷限,所以目前是保育等級 III (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的昆蟲,主要寄主植物為山葡萄(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在夜晚活動,找到寄主植物後不難發現牠的蹤跡。

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發現
蘭嶼大葉螽蟴

樹皮上的隱身忍者 刺蝶角蛉(Acheron trux)飼養觀察紀錄


[樹皮上的隱身忍者 刺蝶角蛉(Acheron trux)飼養觀察紀錄]

跟樹皮一模一樣的顏色,古怪的身形,若不注意實在很難發現牠的蹤跡,仔細瞧瞧,頭上長著發達的吸收顎,在樹皮上等待獵物現身。

牠是刺蝶角蛉(Acheron trux)的幼蟲,蝶角蛉又叫做長角蛉,是屬於脈翅目(Neuroptera)的昆蟲,蝶角蛉的一生中會經過卵、幼蟲、蛹、成蟲,是完全變態的昆蟲。成蟲的模樣類似於蜻蛉目(Odonata)的昆蟲,但是觸角明顯長了許多,成蟲和幼蟲都是肉食性的。蝶角蛉的成蟲具有一種相當特別且刺鼻的味道,那味道我從未在其他地方聞過,實在不好形容那是什麼樣的感覺。成蟲夜晚具有明顯趨光性,在溪流邊的路燈下有機會發現大量的個體。這類昆蟲在台灣的種類,幼蟲和羽化後的成蟲模樣還有很多種類無法對應,僅有少部分的種類知道牠們的幼蟲長得是什麼樣子,基於這個原因,我在某次上山採集的途中,發現了這隻蝶角蛉的幼蟲,於是開始了他的飼養觀察紀錄。

飼養環境的佈置,我採用250c.c.的透明加蓋塑膠杯,底層鋪上噴水的衛生紙以及一塊小樹皮,放置於室溫,約兩到三天噴水並觀察一次。發現牠並未長期的棲息於樹皮上,偶爾也會移動到衛生紙上休息,而對於人為干擾相當敏感,在飼養過程中,總共餵食了7次,僅有一次在人為觀察下捕食,其他幾次若將食物放置於幼蟲前面也無法吸引牠取食。

幼蟲以吸收顎咬住獵物後,便可以明顯看到大顎內有液體在流動,而取食完畢後,也可發現獵物變得乾扁,幼蟲是以獵物的體液為食。幼蟲的餵食間隔約為1星期1~2隻與幼蟲體型相當的小型昆蟲,由先前飼養擬食蝸步行蟲(Carabus nankotaizanus)幼蟲以及毛足大龍蝨(Cybister limbatus)幼蟲的經驗,推測這類肉食性昆蟲的幼蟲若是吃的東西過多,死亡的風險會提高很多,所以並不投以飽和的食物,而是視幼蟲情況,若是幼蟲的身體明顯膨大,便不餵食。

該幼蟲由採集至結繭共54天,結繭後到羽化共18天,待結繭後移到大容器中,容器中放入一根樹枝可供其羽化,並同樣兩到三天噴水觀察一次。據研究相關類群朋友的飼養觀察紀錄,蝶角蛉的幼蟲在人工飼養時有兩種結繭模式,有些自己刮樹皮上的碎屑,而有些就直接吐絲結繭,而在野外的幼蟲就不確定是否有兩種模式了。我採集到的這隻個體是在樹皮下吐絲結繭,而將樹皮翻開後也並未直接見到繭的內部。

飼養紀錄如下:


  • 2016.05.28 採集於宜蘭縣冬山鄉,一處民宅的路燈下,並不是棲息於樹皮上,體長約15mm
  • 2016.05.30 餵食一隻台灣小綠花金龜(Gametis forticula formosana) 三齡幼蟲
  • 2016.06.06 餵食一隻麵包蟲(Tenebrio molitor)幼蟲
  • 2016.06.16 餵食一隻麵包蟲幼蟲
  • 2016.06.20 餵食一隻無尾鳳蝶(Papilio demoleus libanius) 三齡幼蟲
  • 2016.06.23 餵食一隻麵包蟲幼蟲
  • 2016.06.30 餵食一隻黑棘蟻(Polyrhachis dives)工蟻
  • 2016.07.07 餵食一隻黑棘蟻工蟻
  • 2016.07.14 餵食一隻黑棘蟻工蟻
  • 2016.07.21 結繭
  • 2016.08.08 羽化 為刺蝶角蛉

剛採到的第一天

幼蟲進食的情形,可以看到身體明顯膨大

飼養過程發現幼蟲身上會有衛生紙屑、木屑,但並未發現牠們如何將衛生紙屑、木屑弄到自己的身上。這是一個值得觀察的地方

剛羽化的成蟲,前胸為蝶角蛉的鑑種重點

參考文獻:
Charles S. Henry (1976) Some aspects of the external morphology of larval owlflies (Neuroptera: Ascalaphidae),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Ululodes and Ascaloptynx. Psyche, 83: 1–31.

Davide Badano, Roberto Antonio Pantaleoni (2014) The Larvae of European Ascalaphidae (Neuroptera). Zootaxa, 3796(2): 287–319.

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頭頂蛇矛的迷彩戰士 角胸奇葉螳螂(Phyllothelys cornutus)

[頭頂蛇矛的迷彩戰士]

手持兩把鐮刀,頭上有頂著一把蛇矛,身上披著一襲黑、綠、灰交錯編織的迷彩服,兩顆複眼像是寶石一般,同樣散發出迷彩的色調,當牠舉起雙臂威嚇時,內側露出了鮮紅色,像是沒有覆蓋皮膚的肌肉般,胸部內部的灰色豹紋,配著外部的迷彩,顯得有些悶騷,但牠的個性卻是沉穩內斂,台灣竟然有著如此神秘的螳螂!

說起這隻蟲,從我還在唸國小時就聽過關於牠的故事,曾聽宜蘭蟲友說,他在北橫的路燈下尋找趨光的昆蟲,當日晚上大約11點左右,找到一隻非常奇特的螳螂,頭上頂著像是蛇矛的突起,身上披著迷彩的衣裳,於是打電話問了問在台北有研究螳螂的蟲友,沒想到竟然是角胸奇葉螳螂(Phyllothelys cornutus)!那位台北的蟲友二話不說,馬上從台北開車在高速公路來到宜蘭,將那隻角胸奇葉螳螂帶回飼養、觀察牠的生活習性。

隔年七月底的某個夜晚,我在宜蘭低海拔山區進行點燈採集昆蟲,那天的蟲況並不好,目標蟲並沒有來,連點燈常見的蛾都沒幾隻,但到了接近午夜的時候,突然飛來一隻螳螂,那隻螳螂頭上也頂著類似蛇矛的突起,但是顏色和角胸奇葉螳螂截然不同,回家比對後才知道,原來是另外一種螳螂,叫做魏氏奇葉螳螂(Phyllothelys werneri),那時還小,對螳螂的了解也不深,若不是顏色上有很大的差異,還真以為是同種螳螂。兩種螳螂最大的差異在牠們的胸部,角胸奇葉螳螂的胸部兩側有明顯的突起,而魏氏奇葉螳螂則無,除了顏色外,可由此作區分。

角胸奇葉螳螂的生態習性尚未明朗,雄蟲在夜間會趨光,而雌蟲則沒有聽過趨光的紀錄,推測是雌蟲體型較大,飛行能力較差所致。雖然說從北到南的中高海拔山區都有發現紀錄,但分布相當零星,若非雄蟲會趨光,以牠身上如苔蘚的色澤,也相當難在自然環境中發現,而且角胸奇葉螳螂的發生期也不長,僅有在夏末秋初的時候能夠發現較多的個體。曾有蟲友拾獲雌蟲,雌蟲也順利產下螵蛸,但若蟲卻在五齡時因不明原因全數陣亡,這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到現在也還未聽過有人成功飼養的紀錄,整個生活史還有相當多待釐清的謎團。

註:奇葉螳屬(Phyllothelys)已於2015年併入花螳科中,所以目前臺灣兩種奇葉螳都屬於花螳科(Hymenopodidae)的成員。

圖皆為角胸奇葉螳螂雄蟲

參考文獻:
Gavin J. Svenson, Nate B. Hardy, Haley M. Cahill Wightman, Frank Wieland (2015) Of flowers and twigs: Phylogenetic revision of the plant-mimicking praying mantises (Mantodea: Empusidae and Hymenopodidae) with a new suprageneric classification. Systematic entomology, 40(4): 789-834.

2016年10月16日 星期日

資訊紀錄的重要


[資訊紀錄的重要]

常看到一些人,採集了很多蟲,但卻都沒有採集記錄,我認為這樣相當可惜,先前提過,採集標本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更了解牠們,而缺少了採集記錄,我們檢視標本能獲得的資訊相對就減少許多。

標本資訊需要記錄什麼?

最基本的採集日期、產地,是一定要有的,還有一些相關的資訊我認為也能順便記錄下來,以利於日後研究的用途。像是發現時的環境、當時的天氣、食草或寄主植物、蟲位於植株的什麼位置,都能夠紀錄下來,這些都有可能是相當重要的資訊,因為有很多昆蟲都還不清楚牠們的習性,這些資訊都有可能是破案關鍵。

關於飼養紀錄

紀錄關於飼養的資訊也是相當重要的,還有很多昆蟲的幼生期的型態和成蟲對不上來,需要靠野採幼蟲經飼養後比對才可得知,而紀錄飼養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或許我們可以從紀錄的資訊找出一些蛛絲馬跡,這些資訊都有助於更了解牠們。

以前陣子採集的蓬萊茶斑蛾(Eterusia aedea formosana)幼蟲的飼養紀錄為例:


  • 2016.05.28 採於宜蘭縣礁溪鄉 山茶科植物上 植株高度約6公尺,幼蟲位於約1公尺的葉面上,幼蟲為四齡幼蟲,採集回來後以山茶科之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葉子餵食
  • 2016.06.02 蛻皮,轉為終齡幼蟲
  • 2016.06.11 結繭
  • 2016.06.25 羽化

有一點值得注意,因為在牠結繭後,我將牠的繭撥開,先前查了些文章,並沒有查到撥開後會有什麼影響,但我撥開後問了問有經驗的前輩,說這樣會大大增加羽化失敗的機率,都撥開了,就死馬當活馬醫,試試看能不能順利羽化吧!所幸後來順利羽化了。這個經驗告訴我們,飼養中做的每個動作,都有可能對其造成影響,如果並不是非常確定不會對牠造成影響,就先不要做,能夠問問已經飼養過的人,參考他們過去的經驗,將傷亡降到最低,這樣才是較好的處理方式。

蓬萊茶斑蛾幼蟲

蓬萊茶斑蛾的繭

蓬萊茶斑蛾的蛹

新羽化的蓬萊茶斑蛾成蟲

白爛!渡邊氏東方蠟蟬(Pyrops watanabei)


[白爛!]

渡邊氏東方蠟蟬(Pyrops watanabei),中文俗名又叫白爛蟲,在1989年被列入保育,在2008年與擬食蝸步行蟲(Carabus nankotaizanus)等從保育類名錄移除。

這種蠟蟬在台北低海拔地區有相當穩定的族群,中南部亦有發現紀錄,有個說法是那是渡邊氏東方蠟蟬的亞種,白斑長吻白蠟蟬(Pyrops watanabei atroalba),但近年採集記錄不多,兩者的分類關係還有待研究與探討。

文獻指出,渡邊氏東方蠟蟬在臺北地區主要以烏桕(Sapium sebiferum)為其寄主,而其他地區則以白桕(Sapium discolor)為其寄主(2006,陳)。烏桕是外來種的植物,而白桕則是臺灣原生的植物,為何臺北地區的渡邊氏東方蠟蟬特別愛吸食烏桕呢?這是我比較好奇的問題。

成蟲於每年五月份開始出現,約到10月結束,繁殖期為8、9月,若蟲同樣會棲息於寄主植物附近。成蟲多棲息在寄主植物樹幹上,身上佈滿白粉,頭部有巨大的棒狀外突,像是說謊的皮諾丘的鼻子一樣。

在上星期我就到了台北尋找這隻蟲,想為牠好好的拍照,但是搜尋了一整個早上,找到了不少烏桕,但卻只有找到一隻渡邊氏東方蠟蟬,而距離也很遠,不好拍攝,所以決定這星期再到台北一趟,尋找渡邊氏東方蠟蟬。今天早上到了富陽公園,一開始到公園門口就看到一棵巨大的烏桕,但搜尋相機拍的到的範圍,卻沒有看到渡邊氏東方蠟蟬的蹤影,於是決定先往上走,再找找其他烏桕。沿路上遇到許多熱心的路人,詢問我在找什麼,告知來意後,他們便告訴我哪裡有大棵的烏桕,照著他們所提供的情報,到他們所說的地點,果然發現樹上有一隻渡邊氏東方蠟蟬,也拍到了許多滿意的照片。

這隻一開始停棲在烏桕上,但受到一點干擾後便飛到旁邊的樹上,所以背景並不是烏桕,特別告知。

停棲於烏臼上的渡邊氏東方蠟蟬

停棲於別種植物的渡邊氏東方蠟蟬

參考文獻:
陳瑋晨(民95)。大臺北地區渡邊氏東方臘蟬保育生物學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加值系統。

2016年8月6日 星期六

恐懼來自於無知─談蛇的迷思


[恐懼來自於無知─談蛇的迷思]

對,這是一條眼鏡蛇(Naja atra),大多數臺灣人都害怕的那種

大家看到一個陌生生物的反應是什麼?興奮?害怕?恐懼?我們對太多生物有刻板印象,多數人認為蛇是可怕的、致命的,但反過來思考,牠們並不以人類為主食,也不會無緣無故攻擊人類,但我們卻以先入為主的觀念,常要至牠於死地不可。

臺灣的蛇毒血清製作技術在全世界是數一數二的,大多數人如果不慎被咬到,若處理得宜並不至於死亡,而蛇毒也可以提煉出多種藥物,對於醫療的貢獻不小。

在野外看到蛇也不用過於驚慌,只要繞道而行即可,牠們看到人類的反應其實也是害怕的,我們的體型比牠要大上許多,要打死牠是輕而易舉,所以我們並不需要過度害怕。

這條蛇是剛才在鄰居家外的車庫發現的,聽到他們的反應其實我很難過,太多的錯誤觀念已經建立,要從新建立正確的觀念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舉幾個常聽到的

  • 是眼鏡蛇!一定是有人來這裡放生的!

錯!眼鏡蛇是臺灣原本就有的物種,常見於平地以及各地山區,並不一定是放生團體來放生的。

  • 是蛇!快點叫消防隊來!

建議是能不叫消防隊,盡量不要叫消防隊,因為消防隊主要還是以救災為主,抓蛇抓虎頭蜂其實並不是他們的正常勤務,還是通報各縣市農業處才是較為正確的作法。否則若是在抓蛇期間有火災,而人手正好不足,那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傷亡。

  • 田裡有蛇!快打死牠!不然被咬死你負責啊?

就如同我前面所說,蛇應該比你更害怕,而你不小心踩到牠也是因為你不小心,你觸犯到牠的領域,牠才會攻擊,這並不是牠的錯。舉例來說,如果有個陌生人在路上踢你一腳,你當然會不高興阿!而且多數蛇的主食為嚙齒類動物,也就是老鼠那類的動物,蛇在田裡能有效控制牠們的數量,留著他們可以降低老鼠啃食農作物的機會。

  • 我家怎麼會有蛇出現?

其實蛇廣泛分布於各種環境,農田、溪邊、樹林、草地,甚至是海裡都有蛇的蹤跡,所以會在家中出現並不用感到太意外。

  • 來去買支蛇夾放家裡,有蛇可以抓

並不鼓勵使用蛇夾,蛇夾夾下去可能會使蛇的骨頭受傷,嚴重甚至可能造成死亡。但是消防隊目前依然使用蛇夾,只希望他們使用時能盡量用鉤的就好,別傷害到蛇才是。

另外還有一點我覺得需要特別拿出來討論,當我們看到貓狗被虐待,通常非常憤怒,這類事件能在新聞炒上一個星期都不是問題,但是蛇的版面有多少?蛇會出現的標題通常是「忠狗!奮不顧身咬蛇救主人!」,狗是人類飼養的寵物,在野外看到的蛇同常是野生動物(這裡不討論外來種蛇的問題),狗攻擊牠,真的是忠嗎?還是只是想玩而已?放任狗去咬蛇,除了容易造成狗的危險之外,同樣的蛇也會有危險,蛇本來就是大自然中的生物,我們應該學會與牠共存。但是常常看到網路上有人為了蛇吃了自己的寵物而將蛇大卸八塊,下面的留言通常稱殺蛇的人為英雄,又或是煮來吃之類的留言,我並不認為這是個好的現象,可以思考看看,如果一隻流浪貓,吃了寵物鼠,牠被大卸八塊貼上網路,會引來什麼狀況呢?

了解牠,學會與牠共存,牠並不可怕,牠也想活著。

出現在我家外面的眼鏡蛇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蜘蛛獵殺者 蛛蜂(Pompilidae)


[蜘蛛獵殺者]

蛛蜂(Pompilidae)打破了蜘蛛是昆蟲天敵的刻板印象,這類昆蟲是蜘蛛的天敵。在台灣蛛蜂的種類很多,要辨識到種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但牠們的殺戮戰場卻常常在我們身邊。這類昆蟲的成蟲無論雌雄都是以花粉、花蜜為主食,但牠們的幼蟲卻是肉食性的,以蜘蛛為食。

雌蛛蜂挖好地洞或是泥巢後,便會外出打獵,尋找適合大小的蜘蛛作為幼蟲的食物。當牠們找到蜘蛛後便會以腹部的毒針刺入蜘蛛體內,蜘蛛便會麻痺,但並不會馬上死亡,雌蜂這時便將蜘蛛叼回事先做好的地洞或泥巢中,並將一顆卵產下,產完卵後將巢封起,待幼蟲孵出後就可以食用蜘蛛大餐。當整隻蜘蛛吃完後,幼蟲便會結繭、化蛹,最後羽化成蟲。

外出狩獵的蛛蜂相當敏感,像圖中這隻蛛蜂,我一嘗試靠近拍照,牠便飛離,我也只好離遠一點,以免牠丟下牠辛苦獵捕到的蜘蛛。而後一台卡車從旁邊經過,牠也同樣的飛離一陣子後,才回來慢慢的將蜘蛛帶回巢中。

Leptodialepis nicevillii (Bingham,1896)

我不好欺負!高山鋸針蟻(Odontomachus monticola)

[我不好欺負!]

接觸昆蟲以來這麼多年,從來沒有像這次一樣,看到螞蟻這麼興奮。這日漫步在登山步道,無意間發現許多高山鋸針蟻(Odontomachus monticola),這是我第一次在野外看到這種螞蟻,一眼就認出是牠了,因為牠長的非常有特色,有著一般在家中發現的螞蟻中,沒有的巨型大顎。這對大顎的咬合力道異常強大,咬下去會發出「啪!」的聲響,而且肉眼幾乎看不到牠咬下去的瞬間。這種螞蟻主要以肉食性為主,生活在潮濕的中低海拔森林,廣泛分布於台灣各地山區。

打開大顎的高山鋸針蟻

高山鋸針蟻的大顎非常明顯

別把我當蜜蜂 台灣黃帶天牛(Thermistis taiwanensis)


[別把我當蜜蜂]

台灣黃帶天牛(Thermistis taiwanensis)是我非常喜歡的台灣產天牛,為多星天牛族(Lamiinae),是台灣產多星天牛族中體型最大的,雖然說體型大,不過最大個體也不超過30mm。身體底色為黑色,上頭覆蓋了黃色帶狀絨毛。從五月初開始出現,一直到七月初都有發現紀錄。日間常飛行於稜線、寄主植物附近,夜晚、陰雨天時會在寄主植物上休息,寄主植物為山茶科(Theaceae)的柃木。是屬於飛行能力相當強的種類,夜晚具有趨光性,早年還未破解相關生態習性時是非常難見到的種類,近年來曝光率就提高許多。

台灣黃帶天牛多分布於中南部地區,而2012年發表的另一近似種開運黃帶天牛(Thermistis kaiyuni),則分布相對狹隘,僅分布於東北部地區,整體來說台灣黃帶天牛的分布海拔較高,而開運黃帶天牛則分布於低海拔地區。寄主同樣為山茶科的柃木,但就整體族群數來看相對少了許多。而兩種的區分方式為:


  • 台灣黃帶天牛的觸角末端幾節為灰白色,而開運黃帶天牛為全黑。
  • 台灣黃帶天牛體形平均略大於開運黃帶天牛。
  • 台灣黃帶天牛身上的黃色帶狀分佈較開運黃帶天牛細。
  • 開運黃帶天牛翅鞘末端有兩個小黃點,台灣黃帶天牛則無。

台灣黃帶天牛雄蟲

參考文獻:
Mei-Ying Lin, Wen-I Chou, Takashi Kurihara, Xingke Yang (2012) Revision of the genus Thermistis Pascoe 1867, with descriptions of three new species (Coleoptera: Cerambycidae: Lamiinae: Saperdini). Annales de la Société Entomologique de France (n.s.), 48(1-2): 29-50.

2016年6月18日 星期六

甲賽啦!


[甲賽啦!]

這句話常常出現在台灣人的生活中,但真的去吃屎的有幾個?雖然還是有些飲食文化中糞便是其中一項,但畢竟還是少數。但在昆蟲的世界裡,卻常看到牠們棲息在糞便堆中,甚至是看到正在吸食的畫面。

糞金龜是最廣為人知的例子,某些種類的糞金龜會將卵產在糞便裡,但利用的方法不一,有些會做成糞球,也有些會在糞便底下蓋隧道。而各個物種所偏好的糞便種類、熟成程度都略有不同,想要靠糞便來採集糞金龜還需要事先了解愛吃甚麼糞呢!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糞金龜都會利用糞便,像是在巴西就發現一種糞金龜Canthon virens,牠們就會將螞蟻的蟻后做成肉球給幼蟲食用,而不是利用糞便來當作食物。

當然除了糞金龜以外,還有許多昆蟲也都以糞便為食,就連一般人以為只會在花中翩翩飛舞的蝴蝶,也常是糞堆上的常客,尤其以蛺蝶科(Nymphalidae),最常出現在糞便堆上,牠們會在上面吸食糞便中的礦物質。

正在吸食猴糞的琉璃蛺蝶(Kaniska canace drilon)

參考文獻:
Luiz Carlos Forti, Isabela Maria Piovesan Rinaldi, Roberto da Silva Camargo, Ricardo Toshio Fujihara (2012) Predatory behavior of Canthon virens (Coleoptera: Scarabaeidae): a predator of leafcutter ants. Psyche: Journal of Entomology, 2: 1–5.

竹節蟲會不會飛? 楚南氏小異竹節蟲(Micadina sonani)


[竹節蟲會不會飛?]

某些種類的竹節蟲的確是不會飛,但也有一部份種類的竹節蟲會飛行。

竹節蟲常常出現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有沒有用心觀察牠與環境的那一點點不同。有次去坪林採集,在路旁觀察到非常大量的皮竹節蟲(Phraortes sp.),起先也沒發現,但在仔細觀察後就發現非常多,不論若蟲或成蟲的數量都相當可觀。

楚南氏小異竹節蟲(Micadina sonani),是個會飛的種類,棲息在殼斗科(Fagaceae)的植物上,只分布在台灣東北部和西半部彰化以北的低海拔山區。牠是目前台灣已知最小的竹節蟲,平常不易發現,體色相當漂亮。種名楚南氏是為了紀念日籍動物學者楚南仁博(Jinhaku Sonan),而命名為楚南氏。

楚南氏小異竹節蟲雄蟲
楚南氏小異竹節蟲雌蟲(終齡若蟲)

灰蝶好朋友 紫日灰蝶(Heliophorus ila matsumurae)


[灰蝶好朋友]

臺灣的小灰蝶種類非常多,約佔臺灣蝴蝶種數的約四分之一,其中大多只有拇指指甲大小,但其中包含非常多令人驚艷的種類。

紫日灰蝶(Heliophorus ila matsumurae)是很常見的小灰蝶,平地至中海拔山區均可見到牠的身影,其翅腹黃色佔大多面積,外緣為紅色,紅色中帶些黑色、白色斑紋;翅背的顏色就顯的黯淡許多,底色為黑褐色,雄蝶帶些寶藍色的色塊,雌蝶則帶些橘黃色的色塊。幼蟲食草為火炭母草(Polygonum chinense)。

每次到低海拔山區採集時,牠總是不會缺席,找不到採集目標時,拍攝牠的身影總是可以消耗不少等待的時間,雖然說是很常見的蝶種,但也是我相當喜歡的種類。

紫日灰蝶側面照

誰說昆蟲掉到水裡就會死? 毛足大龍蝨(Cybister limbatus)


[誰說昆蟲掉到水裡就會死? ]

其實昆蟲棲息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不論是森林、沙灘、草原、沙漠、河流、池塘,甚至是海中都有昆蟲的存在。水生昆蟲的數量其實不少,從半翅目(Hemiptera)的紅娘華、田鱉、負子蟲等,到鞘翅目(Coleoptera)的豉甲蟲、龍蝨等,都是水生的昆蟲。

今天要介紹的龍蝨,是屬於完全變態(指有經過蛹的過程)的昆蟲,體型從2mm到40mm的大型種類都有。卵為長條狀,雌蟲會將植物咬開,將卵產在裡面。而幼蟲分兩齡,個性相當兇猛,和成蟲一樣都是屬於肉食性的,大型的種類甚至會主動捕食小魚、小蝌蚪。化蛹前幼蟲會跑到岸邊的泥土中作蛹室、化蛹。成蟲常群聚,不太會主動補食,相較於幼蟲並不那麼凶猛,會吃已死亡的魚類、昆蟲。成蟲的飛行能力不差,有些種類具有趨光性,偶爾可見飛到路燈下趨光的龍蝨。在東南亞的一些國家是常見的食用昆蟲。

毛足大龍蝨(Cybister limbatus)
毛足大龍蝨在人工環境下餵食麥皮蟲
龍蝨的雄蟲前足胕節特化為吸盤狀的抱握足,為的是能在交配時牢牢的黏住雌蟲,不讓其逃跑。其實不少昆蟲的雄蟲也會前足特化成較粗的形狀,功能也是類似於龍蝨的作用。而龍蝨的後足則是特化為刷狀的游泳足,能夠幫助其在水中能更快速的推進。

交配中的毛足大龍蝨
牠如何呼吸?龍蝨不像魚用鰓呼吸,牠潛入水中一段時間後必須到水面換氣,大約經過幾分鐘,就可以觀察到龍蝨從水中浮出,尾部朝上一下子後在繼續潛入水中,目的是讓鞘翅下方的貯氣囊中充滿氧氣,貯氣囊類似於人類的氧氣瓶的功能,可以讓龍蝨在水下潛入較長的時間。

浮上水面呼吸的毛足大龍蝨

參考文獻:
陳瑩(民100)。雄性龍蝨前足吸盤之功能形態與動力特性(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2016年5月21日 星期六

移動苦瓜 擬食蝸步行蟲 (Carabus nankotaizanus)


[移動苦瓜]

  • 外部型態

擬食蝸步行蟲(Carabus nankotaizanus)大部分的體型約35-40mm,但比較大的個體甚至有到50mm,而人工飼育環境下也曾出現約25mm的小型個體。牠們的前胸背板顏色每隻個體都略有差異,我就看過鮮紅、暗紅、深紫、黑色,其中以暗紅居多,而翅鞘上佈滿瘤狀凸起,乍看之下還真像黑色的苦瓜,翅鞘旁鑲著紅金的色澤。雌雄區分方面,和大部分的步行蟲一樣,看前腳附節,若有膨大,即為雄蟲;若無膨大,即為母蟲,此圖為雄蟲。膨大的原因是為了方便抓住母蟲。這蟲的交配慾望相當的強,若將雌雄兩隻放在一起,通常不超過五分鐘就會開始交配,而交配的時間最少兩小時起跳。

擬食蝸步行蟲成蟲標本照

  • 生態行為

擬食蝸步行蟲,成蟲幼蟲都以蝸牛為主要食物,成蟲也會取食腐果、蚯蚓等。其繁殖採K策略模式(K策略模式就是產下為數不多的卵,但卵的體積較大),擬食蝸步行蟲的卵跟其他昆蟲相比非常大顆,大約8mm,形狀像是軟糖一般。而幼蟲分為兩齡,人工飼養下幼蟲期約30-60天不等,化蛹後蛹期約兩星期即羽化,羽化過後約一天成蟲即會開始進食並交配,而人工飼養環境下的成蟲能活超過兩年,算是相當長壽的昆蟲了。牠們有著特別的禦敵行為,幼蟲時若受到驚擾,尾部會做出類似螫人的動作,或是從口部吐出黑色的液體以趨敵。而成蟲則會從腹部噴出含過氧化氫和對苯二酚的混合物,聞起來味道像狗屎的味道,噴到手上就算用肥皂再怎麼洗,還是要大約兩天後才會完全消失。平地的擬食蝸步行蟲全年皆可以見到,但從每年第一波東北季風來臨至隔年四月為成蟲發生的高峰期。

擬食蝸步行蟲二齡幼蟲
剛蛻皮的擬食蝸步行蟲幼蟲

  • 棲息環境

以平地的族群來講,多分布在草生地或菜園,曾發現於躲藏在磁磚、木板下的成蟲或幼蟲,也曾在帆布下泥土中找到卵,而住在較高海拔的擬食蝸步行蟲則多分布於落葉林帶。而牠的內翅退化,無法飛行,僅能在陸地上爬行,所以常可以見到被車子輾過的個體,在野外的天敵不多,車子或許是他最大的敵人吧?

被車子輾爆的擬食蝸步行蟲

這蟲對我來說意義很深,我國小第一次做科展就是以這隻蟲當做主題,而由於其棲息地離住家很近,所以常常都可以發現牠的蹤影。

參考文獻:
柯心平(民91)。台灣擬食蝸步行蟲之基礎生態學研究及族群間親緣關係之探討(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加值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