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8日 星期六

甲賽啦!


[甲賽啦!]

這句話常常出現在台灣人的生活中,但真的去吃屎的有幾個?雖然還是有些飲食文化中糞便是其中一項,但畢竟還是少數。但在昆蟲的世界裡,卻常看到牠們棲息在糞便堆中,甚至是看到正在吸食的畫面。

糞金龜是最廣為人知的例子,某些種類的糞金龜會將卵產在糞便裡,但利用的方法不一,有些會做成糞球,也有些會在糞便底下蓋隧道。而各個物種所偏好的糞便種類、熟成程度都略有不同,想要靠糞便來採集糞金龜還需要事先了解愛吃甚麼糞呢!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糞金龜都會利用糞便,像是在巴西就發現一種糞金龜Canthon virens,牠們就會將螞蟻的蟻后做成肉球給幼蟲食用,而不是利用糞便來當作食物。

當然除了糞金龜以外,還有許多昆蟲也都以糞便為食,就連一般人以為只會在花中翩翩飛舞的蝴蝶,也常是糞堆上的常客,尤其以蛺蝶科(Nymphalidae),最常出現在糞便堆上,牠們會在上面吸食糞便中的礦物質。

正在吸食猴糞的琉璃蛺蝶(Kaniska canace drilon)

參考文獻:
Luiz Carlos Forti, Isabela Maria Piovesan Rinaldi, Roberto da Silva Camargo, Ricardo Toshio Fujihara (2012) Predatory behavior of Canthon virens (Coleoptera: Scarabaeidae): a predator of leafcutter ants. Psyche: Journal of Entomology, 2: 1–5.

竹節蟲會不會飛? 楚南氏小異竹節蟲(Micadina sonani)


[竹節蟲會不會飛?]

某些種類的竹節蟲的確是不會飛,但也有一部份種類的竹節蟲會飛行。

竹節蟲常常出現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有沒有用心觀察牠與環境的那一點點不同。有次去坪林採集,在路旁觀察到非常大量的皮竹節蟲(Phraortes sp.),起先也沒發現,但在仔細觀察後就發現非常多,不論若蟲或成蟲的數量都相當可觀。

楚南氏小異竹節蟲(Micadina sonani),是個會飛的種類,棲息在殼斗科(Fagaceae)的植物上,只分布在台灣東北部和西半部彰化以北的低海拔山區。牠是目前台灣已知最小的竹節蟲,平常不易發現,體色相當漂亮。種名楚南氏是為了紀念日籍動物學者楚南仁博(Jinhaku Sonan),而命名為楚南氏。

楚南氏小異竹節蟲雄蟲
楚南氏小異竹節蟲雌蟲(終齡若蟲)

灰蝶好朋友 紫日灰蝶(Heliophorus ila matsumurae)


[灰蝶好朋友]

臺灣的小灰蝶種類非常多,約佔臺灣蝴蝶種數的約四分之一,其中大多只有拇指指甲大小,但其中包含非常多令人驚艷的種類。

紫日灰蝶(Heliophorus ila matsumurae)是很常見的小灰蝶,平地至中海拔山區均可見到牠的身影,其翅腹黃色佔大多面積,外緣為紅色,紅色中帶些黑色、白色斑紋;翅背的顏色就顯的黯淡許多,底色為黑褐色,雄蝶帶些寶藍色的色塊,雌蝶則帶些橘黃色的色塊。幼蟲食草為火炭母草(Polygonum chinense)。

每次到低海拔山區採集時,牠總是不會缺席,找不到採集目標時,拍攝牠的身影總是可以消耗不少等待的時間,雖然說是很常見的蝶種,但也是我相當喜歡的種類。

紫日灰蝶側面照

誰說昆蟲掉到水裡就會死? 毛足大龍蝨(Cybister limbatus)


[誰說昆蟲掉到水裡就會死? ]

其實昆蟲棲息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不論是森林、沙灘、草原、沙漠、河流、池塘,甚至是海中都有昆蟲的存在。水生昆蟲的數量其實不少,從半翅目(Hemiptera)的紅娘華、田鱉、負子蟲等,到鞘翅目(Coleoptera)的豉甲蟲、龍蝨等,都是水生的昆蟲。

今天要介紹的龍蝨,是屬於完全變態(指有經過蛹的過程)的昆蟲,體型從2mm到40mm的大型種類都有。卵為長條狀,雌蟲會將植物咬開,將卵產在裡面。而幼蟲分兩齡,個性相當兇猛,和成蟲一樣都是屬於肉食性的,大型的種類甚至會主動捕食小魚、小蝌蚪。化蛹前幼蟲會跑到岸邊的泥土中作蛹室、化蛹。成蟲常群聚,不太會主動補食,相較於幼蟲並不那麼凶猛,會吃已死亡的魚類、昆蟲。成蟲的飛行能力不差,有些種類具有趨光性,偶爾可見飛到路燈下趨光的龍蝨。在東南亞的一些國家是常見的食用昆蟲。

毛足大龍蝨(Cybister limbatus)
毛足大龍蝨在人工環境下餵食麥皮蟲
龍蝨的雄蟲前足胕節特化為吸盤狀的抱握足,為的是能在交配時牢牢的黏住雌蟲,不讓其逃跑。其實不少昆蟲的雄蟲也會前足特化成較粗的形狀,功能也是類似於龍蝨的作用。而龍蝨的後足則是特化為刷狀的游泳足,能夠幫助其在水中能更快速的推進。

交配中的毛足大龍蝨
牠如何呼吸?龍蝨不像魚用鰓呼吸,牠潛入水中一段時間後必須到水面換氣,大約經過幾分鐘,就可以觀察到龍蝨從水中浮出,尾部朝上一下子後在繼續潛入水中,目的是讓鞘翅下方的貯氣囊中充滿氧氣,貯氣囊類似於人類的氧氣瓶的功能,可以讓龍蝨在水下潛入較長的時間。

浮上水面呼吸的毛足大龍蝨

參考文獻:
陳瑩(民100)。雄性龍蝨前足吸盤之功能形態與動力特性(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