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臺灣的球背象鼻蟲家族

[臺灣的球背象鼻蟲家族]

象鼻蟲是多樣性很高的一個類群,而球背象鼻蟲類,是其中相當特別的一個類群,牠們主要分布於菲律賓群島,也有些種類分佈在臺灣的綠島及蘭嶼,而日本較南方的小島也分佈著這類象鼻蟲。球背象鼻蟲都有著非常堅硬的翅鞘,牠們的後翅已經退化,不具有飛行能力。

臺灣共有七種球背象鼻蟲,分別為:


  • Eupyrgops waltonianus (Adams, 1848) 碎斑硬象鼻蟲
  • Metapocyrtus immeritus (Boheman, 1845) 紅足銹象鼻蟲
  • Pachyrhynchus insularis Kano, 1929 白點球背象鼻蟲
  • Pachyrhynchus jitanasaius Chen & Lin, 2017 綠島條紋球背象鼻蟲
  • Pachyrhynchus sarcitis Behrens, W., 1887 大圓斑球背象鼻蟲
  • Pachyrhynchus sonani Kôno, 1930 條紋球背象鼻蟲
  • Pachyrhynchus tobafolius Kano, 1929 小圓斑球背象鼻蟲
  • Pachyrhynchus yamianus Kano, 1929 斷紋球背象鼻蟲

牠們只分佈在蘭嶼及綠島地區,而在2009年修訂的台灣地區保育類昆蟲的名錄中,也將五種Pachyrhynchus屬的象鼻蟲以及碎斑硬象鼻蟲增列為珍貴稀有的保育類昆蟲。(綠島條紋球背象鼻蟲為2017年的新種,尚未列入保育類昆蟲的名錄中)

關於球背象鼻蟲的傳說,相傳達悟族的男人會將球背象鼻蟲捏碎,若能捏碎就能得到幸福,所以球背象鼻蟲又有了另外一個稱號「幸福蟲」,傳說終究只是傳說,以前的達悟族人是否會以這點來評斷是否能得到幸福這早已不可考,但可以確定的是,現行法律是不允許捏碎牠們的。

球背象鼻蟲牠們的幼蟲以寄主植物的根部為食,待取得足夠的能量後便會在土裡化蛹、羽化,而牠們的成蟲又以相同的寄主植物的葉子為食,又因為牠們不具有長距離移動的能力,所以球背象鼻蟲終其一生離不開牠們的寄主植物。

不同種類的球背象鼻蟲對寄主植物的愛好各有不同,在上次到蘭嶼的觀察之旅中,我只找到了三種球背象鼻蟲,分別是小圓斑球背象鼻蟲、大圓斑球背象鼻蟲以及條紋球背象鼻蟲,其中以小圓斑球背象鼻蟲的數量最多,且發現兩種寄主植物,分別為血桐(Macaranga tanarius)以及蘭嶼水絲麻(Maoutia setosa),而大圓斑球背象鼻蟲是在菲律賓火筒樹(Leea guineensis)上發現,條紋球背象鼻蟲則是在茄苳(Bisxhofia javanica)上發現,牠們喜好躲藏於葉背處,找到寄主植物後,低下頭來不難發現牠們的蹤跡。

條紋球背象鼻蟲

大圓斑球背象鼻蟲

小圓斑球背象鼻蟲

蘭嶼的球背象鼻蟲身上的花紋的功能是什麼?但在2014年有研究團隊以小圓斑球背象鼻蟲、碎斑硬象鼻蟲以及共域及不共域的斯文豪氏攀蜥(Japalura swinhonis)作為實驗材料,將球背象鼻蟲身上的花紋塗黑,並比對經過塗色處理以及未塗色處理的球背象鼻蟲受到攻擊的狀況,結果發現,共域的斯文豪氏攀蜥去攻擊經過塗色處理的個體的機率高於未經塗色處理的個體,而不共域的斯文豪氏攀蜥攻擊未經塗色處理的個體的比例則較共域的斯文豪氏攀蜥高,此實驗說明了球背象鼻蟲身上的花紋具一定程度影響掠食者的行為。(Tseng et al, 2014)


蘭嶼的斯文豪氏攀蜥

Doliops這屬的天牛與球背象鼻蟲間有擬態的情形出現,牠們的身上有著與特定種類球背象鼻蟲非常相近的花紋,讓掠食者誤以為牠們也跟球背象鼻蟲一樣不好吃,近而躲避天敵。而臺灣僅有一種Doliops屬的天牛,為偽硬象天牛(Doliops similis),擬態的對象為斷紋球背象鼻蟲。但偽硬象天牛雖然外型擬態為斷紋球背象鼻蟲,但行為上卻完全不同,偽硬象天牛具有非常良好的飛行能力,不像球背象鼻蟲只能以步行移動。

參考文獻:
Hui-Yun Tseng, Chung-Ping Lin, Jung-Ya Hsu, David A. Pike, Wen-San Huang (2014) The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Aposematic Signals: Geographic Variation in the Responses of Widespread Lizard Predators to Colourful Invertebrate Prey. PLoS One, 9(3): e91777.

Yen-Ting Chen, Hui-Yun Tseng, Ming-Luen Jeng, Yong-Chao Su, Wen-San Huang, Chung-Ping Lin (2017) Integrated species delimitation and conservation implications of an endangered weevil Pachyrhynchus sonani (Coleoptera: Curculionidae) in Green and Orchid Islands of Taiwan. Systematic Entomology, 42(4): 796-813.

2016年12月2日 星期五

模式標本是什麼?(動物)

[模式標本是什麼?(動物)]

在模式標本的定義上,在各個領域間皆略有不同,今天將介紹關於動物的模式標本。

我們常聽到「模式標本」這個名詞,那模式標本到底是什麼?動物分類學家會依據國際動物命名規約(International Code for Zoological Nomenclature)來進行動物命名的相關工作,而ICZN中規定在發表一個新的分類群時,要指定一件或一群標本,用來當作日後相關學者比對時的參考依據。這些標本就稱為模式標本,而動物的模式標本又細分成好幾種不同的模式標本。

  • 正模標本(Holotype):

當發表一個新分類群時,一般來說會指定一隻最具該分類群辨識特徵、完整的個體作為正模標本,當動物學名有問題需要變動或是分類學家要進行標本比對時,正模標本將會是主要依據,而正模標本通常為雄性個體。

  • 副模標本(Paratype):

副模標本為當初描述一個新分類群時,與正模標本一同出現在文獻中的個體,但因為正模標本只會有一隻,而其他模式標本將會成為副模標本,萬一正模標本遺失或損壞時,副模標本將成為另一參考依據。

  • 配模標本(Allotype):

配模標本為個體性別不同於正模標本的副膜標本,由於正模標本一般來說是雄性個體,所以配模標本通常是雌性個體。而配模標本在最近幾年以較少使用。

  • 綜模標本(Syntype):

綜模標本為當初在描述一個新的分類群時,並沒有特別指定哪一件標本要當作正模標本,而是以一群標本發表,而這群標本就叫做綜模標本。

  • 選模標本(Lectotype):

選模標本為在一個新的分類群發表後,才從綜模標本中指定單一具名的模式標本,這件標本就稱為選模標本。選模標本的功能就像是從綜模標本裡挑出一件個體來當正模標本,只是這件標本不稱為正模標本,而稱為選模標本。

  • 副選模標本(Paralectotype):

當從綜模標本中挑選完選模標本後,其餘剩下的綜模標本,就稱為副選模標本。副選模標本的功能就類似於副膜標本。

  • 新模標本(Neotype):

當上述這些標本都遺失時,分類學家就會指定一件標本來當作模式標本,而新模標本通常會選取當初正模標本的產地出產的標本,來作為新模標本。

泥圓翅鍬形蟲(洞口亞種) Neolucanus doro horaguchii Mizunuma, 1994 的副模標本

漏斗陷阱高手 蟻蛉(Myrmeleontidae)


[漏斗陷阱高手]

蟻蛉(Myrmeleontidae)是屬於脈翅目(Neuroptera)的成員,從海邊的沙灘到山中的森林步道旁都能發現牠們的蹤跡。我第一次見到野生的蟻蛉是在山裡一間廢棄的小屋子內,有塊木板翻開來,下面全都是蟻蛉的幼蟲所做成的陷阱。

蟻蛉的幼蟲「蟻螄」偏好在沙質環境製作陷阱,牠的陷阱呈漏斗狀,而牠會躲藏在漏斗狀陷阱的底部,當有小型昆蟲掉落到漏斗狀陷阱時,便從底部往上噴沙,而牠的獵物將無法逃脫,當獵物到達牠的攻擊範圍內,牠便用牠刺吸式的口器刺入獵物體內,吸食牠的體液,吸食完畢後再將剩下的部份拋出陷阱外。經過一段時間,蟻螄便會在沙中做一個沙繭,將自己包在裡面,接著化蛹,再經過一段時間後便會爬出羽化為成蟲。

但並不是每種蟻螄都會製作陷阱,也有像巨彎爪蟻蛉(Paraglenurus riparius),這種埋伏型的種類,牠會躲在沙質或是佈滿碎石的環境等待獵物經過,再伺機出擊。

白斑蟻蛉(Baliga sp.)雌蟲

參考文獻:
曹又仁 (2013) 不做陷阱的蟻獅--巨彎爪蟻蛉的形態及行為初探。自然保育季刊,83,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