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7日 星期日

鬼月系列-夜遊 夜遊蜻蜓(Tholymis tillarga)


{鬼月系列}

鬼門剛開,這次順應時事來個鬼月系列,臺灣的蜻蜓科中有三種蜻蜓偏好在黃昏或是天氣較昏暗時活動,就好像童話故事裡的鬼一樣,喜歡晚上出來,不喜歡太陽,看到太陽就像見光死一樣,這三種蜻蜓也是,雖然不像鬼一樣見光死,但太陽太大牠們就只會停棲在昏暗的樹林中,等到黃昏時,日光漸減才逐漸開始活動。未來三週將依序介紹這三種蜻蜓。

[鬼月系列-夜遊]

常聽長輩說,鬼月不要去夜遊,容易引來不好的運氣(我是覺得沒差啦)

我想蜻蜓世界的時間可能過的比較快,黃昏就是牠們的晚上,夜遊蜻蜓(Tholymis tillarga)就是喜歡出來夜遊的那位。Tholymis這屬的蜻蜓全世界僅紀錄兩種,一種為本文介紹的Tholymis tillarga,廣泛分布於亞洲、非洲、澳洲、大洋洲,另一種為分佈在美國南部及中南美洲的Tholymis citrina

相較於臺灣另外兩種喜歡黃昏活動的蜻蜓,夜遊蜻蜓算是最早出來的。牠偏好在靜水域或是流速很緩的小溪流活動,且週邊需要較多水生植物的區域,夜遊蜻蜓的交配時間很短暫,約只有十幾秒鐘,通常都在空中完成,完成後雌蟲立即開始產卵,雄蟲則會在一旁護衛。

夜遊蜻蜓雄蟲的飛行路線蠻固定的,常常可以觀察到牠們繞著池邊飛,但雌蟲就總是到處亂竄,只要一停下來馬上就會被雄蟲抓去交配。而雄蟲也跟屁孩一樣很喜歡打群架,常常就看到兩三隻夜遊蜻蜓全部打在一團,翅膀發出啪啪啪啪啪的聲音,最後散開,過沒多久又聽到啪啪啪啪啪的聲音。

夜遊蜻蜓在臺灣的分布較集中在中南部地區,北部及東部的紀錄明顯較少,很幸運的我在羅東找到兩處夜遊蜻蜓很穩定出現的棲地,才有較多的機會觀察到牠們。

第一次見到夜遊蜻蜓是在礁溪,當時是去尋找另外一種黃昏活動的蜻蜓(這裡先賣關子不說出來是誰),完全沒料到夜遊蜻蜓會出現,牠是我一直很想見到的蜻蜓,甚至比當天的目標更想見到,看到時相當興奮,不過距離有點遠,水域又蠻大塊的,久久才會看到牠出現一次,所以不是很容易拍攝。第二次看到牠是在阿姨家後面,那天吃飽飯就到後面的水池餵蚊子,沒想到突然一個紅色的影子竄出來,仔細看,竟然是夜遊蜻蜓,但平常去阿姨家完全不會想到要帶相機啊!從此之後去阿姨家每天帶相機去蹲,總算拍到一些還能看的照片。第三次看到夜遊蜻蜓則是在運動公園,開始看蜻蜓後前前後後去運動公園十來次,但從來沒有看到夜遊蜻蜓,但這次不知道為何,突然發現牠們的蹤影,而且數量還不少。當天遇到了一家人,他們看到我拿著相機蹲在池邊,阿公就問我說:「肖連ㄟ!哩地跨田嬰喔?」,我就說:「嘿啊!嘿啊!」,上前去跟他們一家人介紹夜遊蜻蜓,他們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說原來有蜻蜓是這種習性,他們從來沒有看過這種蜻蜓。我到野外去很喜歡主動跟有興趣的人介紹這些物種,我認為這或多或少能傳達一些保育觀念,至少不會讓人對我們這種生態觀察者產生反感。

夜遊蜻蜓雌蟲

夜遊蜻蜓雄蟲

參考文獻:
Dennis R. Paulson, Sidney W. Dunkle (2012) Checklist of North American Odonata: Including English name, etymology, type locality, and distribution. America: University of Puget Sound.

Maurits Anne Lieftinck, Jih-Ching Lien, Jun-Chao Ma (1984) Catalogue of Taiwanese dragonflies (Insecta: Odonata). Taichung: Asian Ecological Societ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