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角的金龜]
台灣角金龜(Dicronocephalus bourgoini)是最近郊山很常見的昆蟲,很多人可能會因為牠頭上的東西而誤認牠是鍬形蟲,但是否為鍬形蟲並不是靠著有沒有大顎來區分,台灣角金龜頭上的也不是大顎,是牠的頭角。是否為鍬形蟲或金龜是根據觸角的形狀來做區別,鍬形蟲的觸角呈現L型,末端有錘節,而金龜子的觸角則是呈現腮葉狀,不過有些金龜的觸角不會常常打開,所以有時候看起來也向L型的,但如果仔細去看,會發現其實跟鍬形蟲比還是有明顯差異存在。
台灣角金龜若是受到威脅會將前腳高舉,目的是要威嚇敵人,不少昆蟲會將自己的前腳高舉或是張開翅膀露出鮮豔的顏色來威嚇敵人,這些習性在我們看來沒有什麼,但這卻可能令他們保住一命
臺灣目前已命名的角金龜有4種,其中包含2亞種(小林裕和、余清金,1994),種類如下列
- Dicronocephalus bourgoini (Pouillaude, 1913) 台灣角金龜
- Dicronocephalus shimomurai (Kurosawa, 1968) 下村角金龜
- Dicronocephalus uenoi katoi (Kurosawa, 1968) 加藤角金龜
- Dicronocephalus uenoi uenoi (Kurosawa, 1968) 上野角金龜
- Dicronocephalus yui cheni (Kurosawa, 1968) 陳氏角金龜
- Dicronocephalus yui yui (Kurosawa, 1968) 余氏角金龜
其中以台灣角金龜最為常見,其實繁殖並不困難,以竹葉撕細鋪在上層,雌蟲便會將竹葉拖到土中「包粽子」,將卵產在雌蟲所包的「粽子」中,幼蟲期並不長,從卵到化蛹不用半年,但三齡末到化蛹是個很大的癥結點,很多幼蟲會在L3末的時候不做土繭直接變成前蛹,最後導致化蛹失敗,但經過實驗發現,放在外面盆栽中的個體都順利做了土繭,而日本那邊也有人將幼蟲放在外面有種植物的盆栽中飼養,也都順利做了土繭,當時在飼養這隻蟲的時候,也問了幾個蟲友,也有耳聞說在耗材中放入生蕃薯就能使幼蟲做土繭,不直接變成前蛹,不過詳細原因還有待商榷,推測是與植物根部所釋放的成分有關,那時候沒做土繭的幼蟲的處置方式是用布丁杯跟衛生紙做了人工蛹室(假土繭),來幫助幼蟲化蛹,效果其實也是不錯,克服L3末期到化蛹的問題,飼育此蟲基本上沒有什麼困難點。
台灣角金龜雌蟲所包的粽子 |
新羽化的台灣角金龜雄蟲 |
台灣角金龜雄蟲背面觀 |
台灣角金龜雄蟲舉起前足威嚇 |
參考文獻:
小林裕和、余清金(1994)。台灣產角金龜屬(鞘翅目:金龜科)之註釋。中華昆蟲,14(1),115-1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